邱昱 摄
今年的“龙舟水”真是乐此不疲,工作日“上班”,周末也不缺席,昨天江门再次迎来强降雨过程。
暴雨过后不少事情要注意,广东疾控提醒
暴雨过后会有哪些疾病风险?
台风洪涝灾害易造成水源污染、食物污染或变质,不洁饮食和饮水,除了引起食物中毒外,还会传播痢疾、霍乱、伤寒、甲肝等传染病。
灾后环境利于蚊、蝇、老鼠等病媒滋生,加上人群聚集,人畜共患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风险也会提升,例如登革热、疟疾、乙脑、钩体病、流行性出血热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。
我们应该注意什么?
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,保持手部清洁,做到不喝生水,不吃死因不明的牲畜,发现病死牲畜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。
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清理,粪便、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,排除积水,填平坑洼,尽量避免赤足涉水。
居所内安装纱门、纱窗、蚊帐等防蚊蝇设施,推荐使用蚊香、气雾杀虫剂、苍蝇拍等,当发现蚊蝇鼠病媒生物异常增多时,及时报告当地政府部门,出现发热、腹泻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。
值得注意的是,大家千万别轻易蹚水,小心惹病上身!
蹚水后易发三类疾病
划重点
01
丹毒和淋巴管炎
雨后蹚水,细菌容易从皮肤毛孔侵入,钻到淋巴管里,从而引发丹毒和淋巴管炎等。如脚上有破口,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。
划重点
02
间擦疹、脚足癣
因长时间在渍水中浸泡,皮肤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,真菌和细菌便有机可乘,很容易引发间擦疹、脚足癣等皮肤病。
划重点
03
抽筋、关节炎、风湿病
下雨天很多人会换上凉鞋冒雨上下班,回到公司或家里后,便用凉水冲脚以保持干净。但凉水洗脚,毛孔会骤然关闭阻塞,加上锻炼后肌肉疲劳、紧张度增加,腿脚很容易抽筋,更可能诱发关节炎和风湿病等。
四类人蹚水很危险
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、足癣、糖尿病等人群,一定要尽量避免暴雨天涉水外出。不得已外出后,这类人群要立即洗个温水澡,以促进血液循环、预防淋巴管炎等,尤其是可以缓解糖尿病人群容易出现的足部问题,减少感染机会。
体质弱人群:降低抵抗力
体质比较虚弱的人群,本来机体抵抗力就低,雨天外出很容易诱发感冒,而感冒后会形成恶性循环,加速抵抗力下降,使细菌病毒乘虚而入。
足癣:给真菌创造有利条件
足癣即大家俗称的“脚气”,这类人群雨天蹚水如不及时清洁,或清洁得不彻底,会加重足癣或使曾经得过足癣的人群疾病复发。
糖尿病:易使脚部坏死
糖尿病患者本来就抵抗力弱,尤其是脚部的血液循环差,皮肤抵抗能力也差,且常伴有神经病变。如果蹚水,容易感染丹毒,甚至出现脚部感染、坏死。
心脑血管病:易致中风
暴雨通常会使温度骤降,天气突变会使人出现胸闷的感觉,引起血压不稳。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此时尽量避免外出,雨水和路面的积水都比较凉,容易使心脑血管健康状况不是很好的人形成血栓,甚至会使不少有中风史的人群旧病复发。
关于蹚水,这些你要知道
1.如果皮肤本来有破口,先在创口处涂上抗菌药膏,尽量穿高筒雨靴或套上厚塑料袋,不要赤足蹚水。
2.蹚水的鞋子尽量及时清洗晒干后再穿,不要连续穿。
3.赤足蹚水后,要仔细冲刷足部,保持干爽,也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浸泡双小腿约15~20分钟后,再用清洁水洗净晾干。
4.有灰指甲、脚气、脚上有破口的市民,更要注意保持足部卫生,不要赤足蹚水。
5.医生不建议蹚水后用酒精消毒,因为酒精对皮肤会有刺激作用。